首页

欧美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8 20:59:56 作者:浙江宁波海曙探索“侨助共富”新路径:一片箬叶背后的致富密码 浏览量:10186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端午将至,浙江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千亩箬叶林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近日,村民与侨联志愿者一道,穿梭于箬叶林间,采摘这一节令的“味道”。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箬壳叶,将被送往王升大博物馆制作成“豹纹碱水粽”,不仅飘香端午,更成为海曙区探索“侨助共富”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海曙区依托统战系统“侨助共富”专项行动,通过资源整合、非遗赋能与侨智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传统箬叶为媒、链接侨界与乡村的共富路径。

  去年,海曙区委统战部在“访侨情、解侨需”专项走访中,发现大雷村野生箬壳叶因销路闭塞常年无人问津。对此,高桥镇侨联牵头构建起“村集体+农户+侨企”合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箬叶收购站,组织村民开展采摘加工培训,联动宁波老字号“王升大”签订年度包销协议。如今,村民单日采收量最高可达2000余斤,曾经无人问津的“扶贫叶”,如今成为农户增收的“共富叶”。

  在产业提升的同时,当地还注重文化赋能。今年,在“非遗共富”计划推动下,海曙区委统战部指导高桥镇侨联,将箬壳叶的使用场景升级为“文化商品”。并通过侨联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图为“粽艺学堂”教学现场。海曙区委统战部供图

  此外,海外侨胞为箬叶产业注入多元动能:旅法设计师设计的国风礼盒让粽子成为文创伴手礼;侨界青年在博物馆开设的“粽艺学堂”吸引百余名侨眷参与。这种“采摘—加工—文创—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让箬叶产业从“季节性产销”升级为“常态化增收”。

  据统计,“侨助共富”项目带动大雷村周边3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箬叶飘香处,共富正当时。”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承载乡愁的绿叶是海曙区推动侨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海曙区委统战部将持续以“资源活化、文化传承、侨智聚力”为抓手,让更多地方特色资源焕发共富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微视频|你身边的这抹绿色 总书记深深牵挂

杭州亚运会火炬手金洁:为亚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美术馆自2017年推出“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公共教育品牌,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为党员、军人和教师等各行业57位优秀代表、时代楷模现场塑像,至今已举办23期,邀请46名艺术家完成了70件雕塑作品,成为影响全国的公共教育品牌活动。自2021年以来,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先后在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巡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完)

香港举办“全民运动日2024” 传递勤做运动有益身心讯息

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张锐说,河南省实验室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需求,一流课题持续凝练,重大科研成果不断突破。比如,龙门实验室围绕芯片制造“卡脖子”问题,重点攻克高纯度电子级多晶硅制造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与洛阳东科新材料签订30万吨碳酸酯项目开发合作协议,将带动河南乙烯下游产品进入新能源领域……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访问英国牛津大学

“学有所成、回报家乡,是每个在外游子的心愿,很荣幸能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科创发展助一臂之力。在浦江诚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我建立了乡贤博士创新站,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不断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张昱表示,他将积极争取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机会,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助力成果转化,让浦江企业的科技创新一路“繁花”。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数智化创新实践亮相进博会 洞见未来竞争力

音乐节票价过高也被不少乐迷们吐槽。北京草莓音乐节5月4日PRO单日票(A区)达到768元,其他地区音乐节VIP正价票动辄六七百,甚至连早鸟预售票都高达四五百。大部分观众对于音乐节的体验并不满意,“一张站票好几百,音乐节里的物价还贵得离谱,有的音乐节阵容和音响设备都不是很好,观演体验很差。不知道为什么要花钱去音乐节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